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谁来救救“赖宁精神”?
www.fjnet.cn?2011-08-15 16:01? 姚文俊?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谁来救救“赖宁精神”?屹立山西太原东仓巷20年的赖宁烈士雕像,忽然“消失”了。近日,难舍怀旧情结的东仓巷居民自发寻找赖宁雕像。最后才得知因太原市环境整治,赖宁雕像无单位接收而被放置到偏僻山村里。(8月14日《成都商报》)

作为许多“70后”、“80后”的榜样,赖宁的事迹无疑带有个人英雄主义教育的色彩。诚然,摒弃这座雕像,呼应了当今时代对生命的珍惜,但这并非理性的表现。赖宁是那个特定历史年代的英雄,曾经的“赖宁精神”一旦彻底否定,只能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每个时代的英雄注定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纵然当年的推崇有多么荒诞,赖宁的做法有多么不值得提倡,但是他的奉献精神和公德意识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尤其是在今天这个见老人而不扶的时代,对于日趋冷漠和麻木的人们,“赖宁精神”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出于对孩子正确教育的考量而遗弃赖宁雕像其实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雕像消失的原因很简单:无单位接收。这不由让人想起了曾经的闻一多殉难纪念碑被泼墨,四川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一月内两次被喷红漆的事件,是否也是因为成了无主之物呢?当社会的共同财富无人关注,最终发配山村;当一段本该铭记的历史却任人攻击和诋毁,被糊上一团团肮脏的泥巴,英雄们的命运提醒我们:在沉浸于金钱与名利之中不可自拔的人群中,还有多少人会在意那些曾经的历史和精神呢?

赖宁落得如此境遇,无疑来说是莫大的讽刺。一句“无单位接受”暴露出一个尴尬的现状:政府与民众对雕像和纪念碑的“两不管”。政府认为对历史的记忆是全社会的责任,保护雕像是每个市民的常识,往往对雕像只建不管,以致出现“无单位接受”的闹剧;而在市民心中,却是社会的公共设施理应由政府管理的逻辑,从而忽视自身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换句话说,都将希望寄予对方身上,却使自身对守护历史的责任逐渐淡忘和麻木。

幸运的是,当赖宁雕像被弃之荒野后,市民们幡然醒悟去珍惜这段历史。可是,又有多少纪念碑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呢?其实,对历史的“冷处理”要比泼墨、喷红漆可怕得多,人们沉溺于对舒适和物质的享受,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对历史的思考和追忆。

一个民族如果学会了忘本,结果必定会有报应,像赖宁这样曾经的英雄,做法或许不值得鼓励,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具有象征意义。每一座雕像和纪念碑都承载着自己的历史故事,有着自己的“赖宁精神”。那么,究竟谁来救救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的“赖宁精神”呢?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