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常胜)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相继访华,虽然两人未能实现在华会面,但外界均认为中方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展现了更加积极的姿态。在1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希望巴以双方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配合国际促和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实现复谈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华春莹说,5月5日至7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来华进行国事访问。5月6日至10日,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华进行正式访问。

她指出,访问期间,中国领导人重点就巴勒斯坦问题做双方劝和促谈工作,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方关于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

华春莹称,巴以双方欢迎中方在推动巴以和谈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巴方认为,“四点主张”及中方相关努力反映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巴勒斯坦问题的高度重视,积极评价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定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事业。以方赞赏中方致力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表示愿通过谈判实现和平。

她表示,接待巴以领导人来访,是中方为推动巴以和谈作出的新的努力,彰显了中国致力于推动解决巴勒斯坦等中东地区热点问题、实现地区和平稳定的建设性姿态。中方希望这有助于凝聚国际社会的促和势头,为和谈营造良好氛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一如既往做劝和促谈工作,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方希望巴以双方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配合国际促和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实现复谈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此外,在访问过程中,中方分别与巴以两国领导人就发展双边关系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签署了多个合作文件。中方还就西亚北非地区局势等与巴以领导人交换了看法。

原题:巴以领导人中国之行收获了什么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本月上旬应邀“前后脚”访问中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中国之行,两位领导人带回了中国劝和促谈的坚定承诺和切实努力,停滞已久的巴以和平进程也因此获得新动力。

国际舆论认为,中国领导人就巴以问题提出的四点主张切中巴以争端本质,是对国际社会共识的总结和升华,既点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又指明了清晰路径。中国为推进巴以和平进程做出的外交努力可谓时机恰当,发挥了独特作用,国际社会普遍看好。

首先,中国促和正当其时。

过去两年多的中东地区,局势纷乱:利比亚、埃及政权更迭后社会动荡,叙利亚冲突前景难料,伊朗核问题暗潮涌动。国际社会对巴以这个中东地区老问题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和平进程不进反退。不过,透过乱象应看到,巴以问题仍是影响中东全局的核心,不把这个死结打开,中东其他问题也难有进展。

巴以问题现阶段的核心是犹太人定居点建设,最近一轮直接和谈破裂就源于以方坚持扩建定居点,蚕食巴勒斯坦领土。国际社会多次强烈要求以方停止定居点建设,但收效甚微。如今巴勒斯坦人民遭受深重苦难,以色列面对周边国家汹涌的反以浪潮也无法独善其身。如果巴以问题继续拖延,双方仇恨不断加深,问题的解决将难上加难。

今年是奥斯陆协议签署20周年,中国在这个时间点展开空前外交努力,强调巴以问题核心地位,推动国际社会关注,意义不言自明。


其次,中国促和效果可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巴以问题持续半个多世纪,解决起来绝非旦夕之功。中国高规格同时接待巴以领导人虽尚属首次,但必将对和平进程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较传统的中东斡旋力量,中国在劝和促谈上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中国与巴以均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和密切的经贸合作,是两国共同的朋友,得到双方充分信任;另一方面,中国历来在相关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态度,提出的建议巴以双方都较易于接受。

中国劝和促谈得到了各方的正面回应。阿巴斯表示完全赞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巴方欢迎中国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和建设性的作用。内塔尼亚胡也表示赞赏中方致力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愿同中方保持沟通。

其三,中国促和影响深远。

中国对巴以劝和促谈的最新举措,折射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而此次外交努力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巴以范畴。

推动巴以早日实现和平,不仅事关双方人民的福祉,而且能够促进中东其他问题的妥善解决。国际社会有关各方应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斡旋这一世界性难题,充分显示了中国参与国际多边事务的决心和能力。

总之,这次巴以领导人中国之行的意义已超越了访问本身,其溢出效应不容低估。这表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体系参与者、建设者和履行者的职责,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将对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 袁震宇)

习近平主席就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出的四点主张,秉承了中国劝和促谈的外交理念,为推动巴以和谈注入正能量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国总理内塔尼亚胡相继访华。中国努力推动地区热点问题解决。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出四点主张。国际舆论予以高度关注,评论称这是中国外交又一个“重大举动”。

习近平主席明确强调,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应该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应该将谈判作为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应该坚持“土地换和平”等原则不动摇,国际社会应该为推进和平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西亚北非动荡改变中东政治生态,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性、紧迫性没有变。去年爆发的加沙冲突再次敲响警钟。巴勒斯坦问题仍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根源。中国始终认为,处理中东事务,不仅要处理叙利亚战争等“急症”,也要抓紧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等“顽症”。

中国与中东相距遥远,但从来不是中东问题的旁观者。2002年,中国设立中东问题特使,3任特使数十次穿梭调解。四点主张与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既有立场一脉相承,反映出中国对推动巴以实现和平的目标、路径、基础和条件的深刻思考。

首先,在“奥斯陆协议”签署20周年之际,“两国方案”陷入困境。有关各方既不敢面对巴以和谈无疾而终带来的严重后果,又缺乏足够勇气与担当。中国四点主张紧扣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和巴以和平共处的大方向,客观上营造了促谈氛围,对有关方面出台新的具体和谈方案具有推动作用。


其次,巴勒斯坦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热点问题之一。四点主张本着先易后难的思路,呼吁双方先在停建定居点、停止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活动、解除对加沙地带封锁、妥善解决在押巴勒斯坦人问题等方面采取措施,逐步积累互信,积跬步以至千里。四点主张具有很强操作性和重要现实意义。

第三,当前形势下推进巴以和谈并非“白手起家”。推进中东和平进程需要坚持“土地换和平”原则、联合国有关决议、“阿拉伯和平倡议”等既有成果。另起炉灶将浪费宝贵时间,并销蚀对和平的信心,既无必要,事实上也走不通。

第四,在中东形势剧变背景下,国际社会尤其应当保持“战略清醒”,重视巴勒斯坦问题在中东事务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防止巴勒斯坦问题被边缘化,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

四点主张秉承了中国劝和促谈的外交理念,为推动巴以和谈注入正能量。中东和平进程中,“中国声音”不断扩大。(钟声)

原题:中国为促进巴以和平增添新动力

5月上旬,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相继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巴以问题等交换意见。中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方面的最新努力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促进解决巴以冲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将为中东和平进程提供新的推动力。同时,积极促和也是中国全方位和平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借此充分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会有力推动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巴以问题巧斡旋

中国一贯秉持巴以双方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争端的立场,主张巴勒斯坦问题应早日得到全面、公正解决,长期以来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作出了不懈努力。

习近平主席6日在与阿巴斯会谈时,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出四点主张:一是应该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二是应该将谈判作为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三是应该坚持“土地换和平”等原则不动摇。四是国际社会应该为推进和平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主张切中巴以问题实质,是对国际社会共识的总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明确方向和路径,具有可操作性。

美国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波洛克认为,中国在促进巴以和平方面的努力具有意义且值得欢迎,将为巴以和平创造有利的国际氛围。“越多大国真诚地为巴以冲突寻找解决方案,那么氛围就会越积极,”他说。

促和努力获肯定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巴勒斯坦问题持续半个多世纪,给巴勒斯坦人民造成了深重苦难,也成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

中国一直致力于解决巴以问题,巴以领导人此次访华,为促进中东和平提供了新机会,得到了各方的正面回应。

阿巴斯表示,他完全赞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巴方欢迎中国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和建设性的作用。中国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任何主张,巴方是一贯支持和同意的。

内塔尼亚胡也对中方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表示赞赏。


以色列中国问题专家裴则男指出,中国正在更多地参与中东事务,立场也更加主动,这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地位以及中国在国际和中东地区发挥的重要作用是相一致的,欢迎中国在推动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公正立场使其在促进中东和平进程上具有优势,巴以领导人同期访华,显示出两国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及合作的态度,中国是双方共同的朋友,得到充分信任。

波洛克说,中国在巴以两边都有朋友,既和阿拉伯国家有广泛合作,也和以色列有很好的经济关系,“如果你的朋友相互之间也是朋友,这是最好的,而不是相互斗争或者制造紧张”。

外交布局新篇章

巴以纷争持续半个多世纪,矛盾错综复杂。斡旋巴以问题,是大国参与国际多边事务决心和能力的试金石。

最新的促和努力,展示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的最新篇章,折射出中国影响力显著提升以及国际事务参与度的日渐加深,也彰显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波洛克认为:“中国试图将中东地区不同方面的利益变得和谐。对我来说,中国现在的做法很有道理,这表现出中国外交政策变得更加成熟。”

3月以来,中国密集开展了一系列“春季外交”活动,涵盖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全方位和平外交的生动体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华黎明表示,中国全方位外交思维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积极进取性,它正日益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记者 袁震宇 刘华 冉维 杨志望)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8日到访北京,而此时,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刚刚离开中国,两人擦肩而过让国际舆论稍显遗憾。美联社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日在同内塔尼亚胡的会谈中没有提及他两天前同阿巴斯的会面,而内塔尼亚胡将此访重点放在扩大经贸,让全球期待的巴以领导人在华会见没能实现。美国《时代》周刊7日刊文称,中国日渐表现出调解棘手国际问题的意愿,但现在,“中国能提供的、让巴以双方都接受的东西还太少”。

8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李克强表示中方愿意与以方就推动中以关系、双边合作、巴勒斯坦地区问题及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等交换意见。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非常钦佩中国。中以都有着光荣的过去,在近代都曾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但是中以都共同拥有光明的未来,以方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使双方的未来更美好。美联社报道称,会谈结束后,双方主持签署5项合作文件,包括航空、农业研究、金融合作、科学技术和希伯来大学建孔子学院等。

内塔尼亚胡原定去年夏季访华,但由于中东动荡和以色列内外局势,他不得不紧急访问美国,推迟访华。而随后中国召开十八大、年初两会,访华事宜再推迟。在以色列,不仅媒体近日天天图文并茂报道总理访华,企业界更是视之为难得机遇。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驻华大使邀请和协调下,100多位以色列企业领导人紧急办理访华手续,先后赴上海和北京。以色列直飞航班客满,不得不设法绕道欧洲赴华,参加总理的会见和签字仪式。6日-7日,内塔尼亚胡访问上海,会见了数十位以色列在沪企业代表及中国企业领导人,并参观了上海虹口区犹太博物馆和1927年建立的犹太会堂。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内塔尼亚胡感谢上海人民对犹太人的善意,“当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对犹太人关闭大门时,中国和上海向犹太人敞开救援大门。以色列现在有了自己的国家和军队,能够保护人民不再遭屠杀”。他强调,“我们永远铭记,二战大屠杀期间,犹太人在上海找到避难所”。

“中国外交部上周表示愿意安排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会面,但以色列方面将此访重点放在扩大和中国每年80亿美元的经贸上,会面没能实现”,美联社8日的文章称。法新社称,内塔尼亚胡在北京获得高规格接待,以色列在对华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根据以色列政府数据,去年以色列从中国进口53.2亿美元,对华出口27.4亿美元。以色列《国土报》也引述内塔尼亚胡在上海的发言说,未来属于那些创新和科技的引领者,以色列只有800万居民,为上海人口的1/3。但以面积比,以色列制造的知识产权多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以中合作是双赢最佳组合。


“中东局势让中国困惑,但最近两年,中国人认为有必要扩大在这一地区的活动,以确保本国利益”,美联社8日引述以色列海法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约拉姆·埃夫隆的话称。他分析说,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相对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注意平衡各方关系,避免介入中东事务。但“阿拉伯之春”伤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开始调整政策,“外交西进”,加强在中亚和中东的影响。他认为,以中关系绝对不只是两国的关系。以色列是美国的坚定盟友,以中关系增强也影响到和美国的关系。中国需要阿拉伯传统友谊和该地区的石油,而以色列是地区稳定的关键因素。

“中国可以作出姿态,但无法给中东带来和平”,《时代》周刊7日以此为题发文称,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巨人和潜在的军事大国,看似可以尝试调解其他国家都未能解决的难题。“北京本周为达成中东和平书写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但其结果很可能是否定的。”报道称,在巴以冲突中,中国曾长期采取同情巴勒斯坦的政策,中国1988年承认巴勒斯坦国,1992年才同以色列建交。巴以和谈长期僵滞,主要阻力来自双方右翼,也离不开大国的斡旋和政治经济担保。分析称,虽然近十几年来中以关系发展迅速,但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及推动和谈的作用,目前尚无法和美欧相比。

巴以双方领导人同时访华,海内外媒体都予以热切关注。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认为,巴以问题极为复杂敏感,谁都不应对一次访问期待过高。即便如此他还是认为,此次巴以双方领导人的重叠性访华依然具有一系列积极意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绍先谈了以下看法。

一、媒体这次对双方来华时间特别关注,有人说,巴以领导人同时到访一个国家还是20年前的事,但重要的是,来访之前双方一直形同参商,而中国让他们同时来访,这就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它表明双方给予中国充分信任,愿意在中国安排下朝一个方向行进。

二、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对巴以问题提出了四项主张,四项主张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目标是两国方案、途径是通过谈判,原则是土地换和平,与此同时,国际社会需对和平进程大力推进。只要有关各方能积极响应四项主张,巴以和平进程必将有所进展。

三、在这次访问期间,巴以双方都希望中国向对方转达彼此的诉求。中国不会像某些国家那样只对一方转达另一方要求,我们不仅会准确转达彼此希望传递给对方的信息,而且将分别对各自做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把双方朝积极方向导引。

四、通过这次巴以领导人的访问,我们不但对双方劝和促谈取得一定成果,同时还分别提升了中巴和中以之间的双边关系。中国将与巴勒斯坦签署经贸合作及文教合作协议,同时还将在基础建设、能源开发、工程承包等方面向巴勒斯坦提供援助。而以色列这次访华团阵容强大,除了经济和科技界人士之外,更有大批工商界人士。中以目前的贸易将近100亿美元,是建交初期的200倍,而这次访问将使两国在经贸、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全面提升合作层级。


记者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国际上存在一个中东问题的“四方机制”,由联合国、美国、欧盟及俄罗斯组成;而中国有一个中东特使机制。中国当初为何没有加入这一机制,现在有西方媒体报道说,中国可能会加入这一机制,中国会加入吗?

李绍先回答说,“当初我们是想加入的,可是有人不让我们进。”记者问是否美国阻扰,他说,“当然是。”李绍先说,现在的话,请中国加入中国还不一定进去。但是他同时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对于任何能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建议还是会认真考虑、积极回应的。比如,美国在去年主动向中国提出,希望在美中战略对话机制框架内加入“中东事务磋商”这一内容,中国予以同意,并在去年举行了首轮中美之间的中东事务磋商。李绍先认为,从中美合作这一层面来看,中美中东事务磋商也可被视为给中美合作提供一个平台。

(记者 唐见端)

中国作为不断崛起的大国 促使巴以和谈是水到渠成

中国积极介入巴以和谈会让美欧不自在吗?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是否会在北京举行会谈?记者连线本报国际报道特约顾问、新华社国际部评论室主任江亚平、新华社国际部时政编辑室主任田帆作详细解析。

问:这次阿巴斯、内塔尼亚胡同时访华实属罕见。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将发挥多大作用?

江亚平: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本应该在中东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本着韬光养晦的精神,在处理中东事务和其他地区事务上都比较低调。但现在,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事务上影响力越来越大,承担的国际义务越来越多,在一些重大的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在情理之中。

这次巴以领导人几乎同时访华,看似巧合,同时也应看到这是中国在中东事务上发挥作用的一个积极信号,同时也证明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作用正在加大。

问: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否有所改变?

田帆:应当说,中国与巴以双方都保持良好的关系,中国在巴以问题上没有私利,一直坚持“劝和促谈”的原则立场。这次习近平主席在与阿巴斯的会谈中提出四点主张,有些内容颇具新意,其中第一条,就鲜明地提出应该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

江亚平:最近几年,西亚北非地区发生巨变,中东地区政治格局重新洗牌,巴以和平进程受到冷落甚至被边缘化,要重启巴以和平进程阻力重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更加积极地介入斡旋,促使巴以重启和谈,恰逢其时。尤其是在叙利亚问题上,一些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立场不大理解,中国不但需要做工作,而且需要有所作为。

问:在中东问题上,美国和欧盟一直扮演所谓主角。中国此次“发力”,美欧会不会不自在?

江亚平:在中东事务中,欧美的影响力实际上是在逐步下降。而欧盟在政治上是个松散的联盟,很难作为一个整体发声和发力。这些因素都导致中东和平进程多年来停滞不前。中国作为一个不断崛起的大国,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次在中东事务上有所作为,这是事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应该能得到西方的理解和欢迎。中国在中东地区没有自己的私利,始终以大局为重,以公正的立场进行调解,即便得不到欧美国家的欢迎,也不会畏葸不前。历史将对中国在中东事务上的作为给予公正的评价。

问: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是否会在北京举行会谈?

田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巴以两国领导人有在华举行会面意愿,中方将提供必要的协助。大家都知道,巴以和谈自2000年以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双方很久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直接谈判。况且,巴以矛盾错综复杂,绝无可能通过一两次谈判就一蹴而就。目前,双方虽有和谈的意向,但开启谈判的条件并不成熟。我个人的判断,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不太可能在北京举行会谈,即便碰上了见个面,也是礼节性和象征性的。(记者 郭云青)


新闻助读

巴以和谈 美国曾是“老东家”

1993年9月 奥斯陆和平协议

在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奥斯陆和平协议,五年后,双方又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会谈,并签署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2000年7月 巴以戴维营首脑会议

在美国政府的斡旋下,巴以美三方在美国戴维营举行首脑会议,但会谈没能取得积极进展。

2007年11月 安纳波利斯国际会议

在中东问题有关四方等国际社会的努力下,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时任总理奥尔默特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举行会谈。中断7年之久的巴以和谈得以重新启动。不过谈判局面并没能维持下去。

2010年9月 华盛顿重启和谈

在美国、埃及以及约旦等国首脑斡旋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华盛顿举行直接和平谈判。根据美方的安排,会晤就未来巴勒斯坦国的边界、耶路撒冷的地位保证和巴勒斯坦难民重返家园等多项敏感问题进行谈判。(记者 郭云青 整理)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于5日抵达北京,对中国展开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此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昨日至10日访华。这是巴以领导人首次接踵访华,并且访华的6、7两日有重叠,这一时间安排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认为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作用正在加大。

时隔多年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再次同时访问一个国家,只是访问的对象,由当年的美国变成了中国。有评论称,在美国淡出中东,中国积极协调中东局势的背景下,出现了这次外交史上罕见的访问安排。

有专家表示,巴以首脑在中国“交叉”的时间很短,两人直接碰面的概率不高。至于两人是否会在北京的安排下,共进晚餐,尝一尝北京烤鸭,这还要“看缘分”。

习近平晤阿巴斯支持巴正义事业

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同阿巴斯举行会谈,强调中方坚定支持巴人民的正义事业,愿同巴方一道,传承和发展中巴友好合作。习近平提出四点主张:

第一,应该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家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同时,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第二,应该将谈判作为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 第三,应该坚持“土地换和平”等原则不动摇。第四,国际社会应该为推进和平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以总理将在中央党校演讲

以色列总理6日抵上海到访中国。报道说,尽管因以军空袭叙利亚出现局势升温迹象,但内塔尼亚胡仍然决定按既定行程出国访问,只是5日下午的安全内阁会议使启程时间延后近3个小时。

以色列方面也表示,内塔尼亚胡再次当选总理后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中国,表明以色列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以色列总理发言人马克·雷格夫也表达了对中方积极斡旋巴以问题的赞赏,并表示以方希望能尽快与巴方恢复和谈。

有分析称,以总理访华除了地区冲突等热点问题,另外一个重点是中以双边关系。

在此次中国之行中,内塔尼亚胡将访问上海和北京,与许多中国经济界的实业家会面。两国将共同举办双边经贸活动,并签署多项政府间合作文件和商业协议。内塔尼亚胡还将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演讲,他还将在上海访问一些企业并参观犹太难民纪念馆。内塔尼亚胡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陪同他访华。

“同时访华”在我外交史上罕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安惠侯表示,巴以两国领导人“前后脚”访华,在中国外交史上绝无仅有。“两位领导人来访,既体现了中巴、中以良好的双边关系,又表明他们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所发挥作用的高度重视。”

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保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认为,近年来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明显上升,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同中东国家贸易增长迅速。同时,中东在经历大变局之后,发展对华关系的意愿也日益增强。“实际上,随着中国的发展,中方也愿意在中东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表示,美国在中东的政策是往外撤,而全世界最希望中东和平的国家,是中国。能源依赖、外交布局策略、国际关系准则,决定了中东国家与中国越走越近,离美国越来越远的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据新华社、央视)

阿巴斯称若以接受两国方案愿在任何地方会见(图)

图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来源:新华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说起中国,78岁的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并不陌生。他曾经二十多次来到这里,和中国媒体也不止一次“亲密接触”。而最近的这次,他是以巴勒斯坦国总统的身份来中国访问。

昨晚在北京,他向记者详细阐述了此次访华的目的和成果,并请记者给同时在中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带了话”。

昨天晚上,春机盎然的钓鱼台国宾馆迎来了一位老朋友,他就是满头白发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尽管他曾先后来到中国不下20次,但此行的身份却很特殊,就是巴勒斯坦国总统。面对记者,他言简意赅地谈到这次访问的四个目的:

阿巴斯:这次我来中国有很多目的:第一,就是结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第二,为了发展巴中友好关系;第三,我要向中方通报巴以关系的最新进展;第四,介绍一下阿拉伯国家两年以来的局势发展。


昨天,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阿巴斯总统举行了会谈。习主席提出中方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包括应该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应该将谈判作为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应该坚持“土地换和平”等原则不动摇;国际社会应该为推进和平进程提供重要保障。对此,阿巴斯予以了高度评价:

阿巴斯:我们同中方领导人在上述四个问题上深入交换了意见。这次访问的结果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而是非常好!对中中方领导人提出的任何主张,我们一贯是支持,而且是同意的。

而外界注意到,就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5号开始对中国访问的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6日也抵达了中国。巴以两国领导人“前后脚”访华,这在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他们两人是否有在中国见面甚至会谈的可能性呢?

阿巴斯:原则上来讲,我从来不反对见内塔尼亚胡先生,如果这个会见能够在中国进行,我当然很欢迎。但是我们双方事先没有约定。8号他到北京,而7号我就离开中国了。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我对内塔尼亚胡先生提出来的,就是他是否能接受,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建立两国。如果他接受这个前提,那么我愿意在任何地方会见他。

巴以和谈一直步履维艰,阿巴斯强调,当务之急是以色列停止修建犹太人定居点。

阿巴斯:现在我们同以色列之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定居点问题。以色列政府坚持在1967年以来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修建定居点。我们应当记得,安理会出台了很多个决议,最近的一次就是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这些决议都禁止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定居点,而且要求以色列拆除非法修建的定居点。

今天,阿巴斯将结束此次中国之行。对于即将从上海转抵北京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阿巴斯抛出了一连串问题,请记者代为转达:

阿巴斯: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以方要一意孤行,为什么一直要在巴勒斯坦的被占领土上修建定居点,而为什么我们已经和以色列就释放巴勒斯坦人达成了协议,以方仍然扣押着几千名巴勒斯坦人,这些问题关系到以方是否接受“两国方案”。如果这些问题你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的话,我想你就会明白了。

(记者 王楷)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6日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展开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中国成为他今年初竞选连任以来首个正式访问的国家。同一天,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北京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这是习近平3月当选国家主席以来首次会晤中东领导人。巴以这对“宿敌”的领导人罕见地同时访问一个国家,让做出这一大胆政治设计的东道主中国吸引了别样目光。

“中国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待作为冤家的巴以双方领导人,这种现象极其罕见。”“阿拉伯新闻网”评论说,中国这一外交姿态表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想在巴以问题上有更多外交建树。它也凸显出北京的“外交块头”在加大,折射出中国的外交“主体意识”在增强。

美联社6日称,同时接待巴以两国领导人表明中国渴望在中东发挥更大的作用,该地区也是中国追求市场、资源和外交影响力的一部分。面对巴以冲突这个“世界最难解的外交难题”,中国开出的药方会有多大效力?虽然并不认为中国手中攥着开启中东和平之门的金钥匙,但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碰触这一问题的力度本身已经凸显中国外交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说,中国调停巴以和谈是个好兆头,不管结果如何,都表明中国希望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大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如果巴以两国领导人有在华举行会面的意愿,中方将提供必要的协助。

【环球时报驻埃及、以色列、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陈克勤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魏莱 魏辉 甄翔柳玉鹏】

昨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华。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昨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华。新华社记者刘卫兵 摄

据新华社电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在人民大会堂同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习近平就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出四点主张,强调中方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愿同巴方一道,传承和发展中巴友好合作。

习近平

对巴支持是发自内心的

习近平表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持续半个多世纪未能得到解决,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也成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得不到恢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就不可能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也无从谈起。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巴勒斯坦问题,必须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放在重要而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应该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家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同时,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

第二,应该将谈判作为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第三,应该坚持“土地换和平”等原则不动摇。有关各方应该在“土地换和平”原则、联合国有关决议、“阿拉伯和平倡议”等既有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向前发展。第四,国际社会应该为推进和平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习近平表示,中国人民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巴以和谈之路虽然艰难曲折,但我们相信,只要紧紧把握和平的大方向,并锲而不舍付出努力,巴勒斯坦人民一定能够实现建国梦想。


阿巴斯

赞赏中方秉持公正立场

阿巴斯表示,巴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同中方政治上加深相互理解和支持,经贸上加强合作,巴方欢迎中国企业到巴勒斯坦投资。

阿巴斯强调,政治解决是最佳、也是唯一出路。巴勒斯坦坚持和平这一选择,寻求在“两国方案”基础上,通过和谈,最终实现巴以和平共处。当务之急是以方遵守国际协议,停建定居点,为尽快重启和谈创造条件。巴方致力于实现内部和解和团结。巴方高度赞赏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秉持公正立场,希望中方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访谈

阿巴斯回应“是否和内塔尼亚胡在京见面”

“他到北京,我已走了”

“这次和习近平主席的会谈成果,不能仅仅以好来形容,而是非常好。”昨晚,钓鱼台国宾馆,满头白发的阿巴斯在接受数家媒体采访时,如此评价他的此次中国之行。

5月5日,现年78岁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抵达北京,开启了3天访华之旅。这并非他首次访华,但却因此行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华行程有一天重合,引发了各界的关注。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会不会在北京见面呢?

“原则上,我不反对和内塔尼亚胡总理见面。”阿巴斯平静地回答说。满头白发的他语速平缓,不时辅以手势来强调自己的观点。

“如果能和内塔尼亚胡见面,我很欢迎。可是他8日才到北京,而我明天就走了。”阿巴斯强调,如果内塔尼亚胡能够接受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划定巴以边境,“在这个前提下,我愿意见他”。

在接受央视专访时,阿巴斯多次强调1967年边界问题的重要性。他说,自己和内塔尼亚胡已经见过3次,一共谈了16个小时。

提到巴以重启和谈的障碍,他认为这些问题应该“在内塔尼亚胡那里寻找答案”。他一连提出了几个反问:为什么以方要一意孤行?为什么仍然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建立定居点?为什么我们明明同以色列达成了释放巴勒斯坦人的决议,而以色列仍然扣押着巴勒斯坦人?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局势的发展,使得“巴勒斯坦问题已经被边缘化”的声音出现。对此,阿巴斯说,虽然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关注自己的内部问题,但是,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放弃巴勒斯坦问题。

(新京报记者 韩旭阳 高美 韩萌)

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壮大,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发挥好建设性作用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5日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色列国总理内塔尼亚胡6日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与巴以两国保持着友好交往,始终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巴以双方通过和谈解决分歧和争端。中方接待巴以两国领导人来访,也是上述努力的一部分。

对中东问题上的“中国作用”,巴以双方有期待,国际社会也予以高度关注。这种关注既包含了对巴以关系、中东局势的忧虑,也体现了球探体育比分:和把握中国外交走向的强烈愿望。

西亚北非动荡和叙利亚战争造就中东新政治生态。然而,巴以问题并未淡出“风暴眼”,其尖锐性和影响力丝毫没有降低。安全和信任的严重缺失,导致巴以双方在边界、安全、难民回归、水资源分配、耶路撒冷最终地位等问题上立场严重对立。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坦言:现在是解决巴以问题的“最后时刻”。如果没有作为和突破,“4年后,一切都将结束”。

巴以领导人访华前夕,个别人突发奇想,如是议论:中国要在中东建立自己的“立足点”,试图销蚀某个大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国际舞台不是任何人的专属领地,推动热点问题解决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同争地盘、抢利益风马牛不相及。上述错误观点根子何在,当事者内心深处最清楚。

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积极作为,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自然延续,并非是想取代其他大国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也没有当“仲裁者”的意图。中国支持一切有助于推动巴以和谈的倡议,也将一如既往地为推动和谈取得实际成果贡献力量。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强调公平正义,维护国际关系道义准则,力促通过和谈解决分歧和争端。这也是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世界上诸多地区热点问题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上述原则未能得到充分遵守。多往这些原则上靠一靠,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更开阔,重启和谈的机会就会更多,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也将增加。

坚守这些原则,就是为和平搭台、补台。中国外交就是要多搭台、多补台,为解决问题、实现和平创造更多的机遇。中国坚信,无论各种热点问题有多么复杂,只要把握住大方向,总会推动对立各方相向而行,最终找到和平解决方案。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中国人民对战争和动荡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这种记忆和追求是中国的文化特质,是中国外交的精神气质。

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壮大,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发挥好建设性作用,为推动巴以问题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早日解决注入强大的正能量。(钟声)

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于5日抵达北京,对中国展开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此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于6日至10日访华。这是巴以领导人首次接踵访华,并且访华时间有重叠,这一时间安排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认为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作用正在加大。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巴以首脑在中国“交叉”的时间很短,两人直接碰面的概率不高。至于两人是否会在北京的安排下,共进晚餐,尝一尝北京烤鸭,这还要“看缘分”。

5日上午,阿巴斯乘专机抵达北京,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到机场迎接。阿巴斯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将与他会谈、会见,双方将就双边关系、巴勒斯坦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其他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阿巴斯在启程前表示,这3天访华,政治是首要问题。此外,由于国际承诺援助长期不兑现,巴经济发展受以色列的严重制约,巴目前面临严重财政危机。巴方希望加强双边合作,推动中国在巴投资,继续帮助发展巴经济,缓解经济困境。

巴勒斯坦多名官员表示,阿巴斯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和政府邀请访华的首位中东领导人,阿巴斯本人和巴当局都对此感到很荣幸和高兴。巴方感谢中国长期来对巴勒斯坦一贯无私援助,中国是第一个援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国家。据悉,阿巴斯曾访华20多次,其中正式访华至少9次。

另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应中方邀请,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于当地时间5日下午启程前往中国,他将于6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以总理6年来首次访华,也是内塔尼亚胡1998年首次以总理身份访华15年后再次访华。报道称,内塔尼亚胡将把以色列对众多地区问题的观点传递给中国新领导层,比如伊朗、叙利亚和埃及问题。他将与中方领导人会见。此外,他还将接受多场媒体采访并在中央党校发表演讲。

报道还称,以政府官员透露,内塔尼亚胡不太可能在中国与阿巴斯举行会谈。阿巴斯5日抵达北京,7日晚间离开。内塔尼亚胡首站访问则是上海,8日才抵达北京。报道援引一名以官员的话称,尽管内塔尼亚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开启着与阿巴斯会晤的大门,但在此次访问中没有计划”。

巴以领导人“前后脚”访华引起外界极大兴趣。路透社评论说,中国分别款待巴以领导人,试图加强在该地区的地位。历来中国在中东外交中很低调,但热衷于表明自己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多年来,中国断断续续尝试斡旋巴以问题,虽然成果不是很明显。


英国广播公司5日以“巴以领导人同期访华,会面与否成焦点”为题称,虽然外界聚焦双方领导人是否将在中国会面,但阿拉伯文通讯社“Qudsnet”4日发表“独家”报道称,一名不具名的巴勒斯坦高官否认安排巴以领导人在华会面。该官员表示,除非有突发的紧急情况,否则与内塔尼亚胡会面不在阿巴斯的议程中。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中国希望斡旋巴以谈判,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或许不仅对巴以和平进程,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是如此。这可能表明,中国认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从缺乏自信的局外人转变成了负责任的全球强国。

曲星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从传统外交程序上讲,如果北京要正式运作巴以首脑在北京“碰面”,这个准备周期会很长、很繁琐。不过,对于这次巴以首脑访华的时间安排,中国外交部安排得很“巧妙”,给两人在中国会面预留了空间。两人在华“重叠”的时间存在,但不多,所以见面的概率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双方见面的“可能性”。巴以首脑能否如一些媒体猜测的那样在北京共进晚餐,这真要看缘分。此外,曲星表示,目前还不知道巴以双方是否已经向中国外交部正式表达了希望北京安排见面的愿望。

另一位接近情况的人士5日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北京已做好各种准备迎接巴以首脑,也会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巴以和谈。在获悉双方均有意在北京或上海见面的真实想法后,北京也有可能会打破常规,灵活处理,促进巴以和谈。

原标题:巴以领导人同期访华 中国积极开展劝和促谈

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记者刘华、梁淋淋)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5月上旬分别访华,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巴以两国领导人几乎同期访问同一个国家,在国际外交史上实属罕见。中方同巴以两国双边关系牢固,为推动巴以和谈赢得了较大的回旋空间。

“前后脚”来访:偶然中亦有必然

阿巴斯已于5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内塔尼亚胡也将于6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无疑,中巴、中以双边关系是巴以两国领导人访华的“重头戏”。但不可否认的是,鉴于巴以关系现状,不少人更愿意把目光集中在中方如何推动巴以恢复和谈方面。

已有媒体人士注意到,就在巴以两国领导人短暂的访华日程中,竟有两天时间是重叠的。针对两位领导人是否会在北京会面的提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达了乐见其成的态度。

据长期在巴以两国间斡旋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透露,此次中方邀请巴以两国领导人来访,将与双方就巴以和谈进行沟通。“对于以方,我们特别强调其应当在停止建立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改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环境等巴方关切的问题上释放一些善意。对于巴方,我们会推动其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安惠侯说,巴以两国领导人“前后脚”访华,在中国外交史上绝无仅有。“两位领导人来访,既体现了中巴、中以良好的双边关系,又表明他们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所发挥作用的高度重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认为,虽然此次巴以两国领导人几乎同期来访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中方在中东问题上的外交努力却从未停止过,可以说两位领导人此访,“偶然中也存在必然”。


中国中东外交:劝和促谈是不变的立场

李绍先说,中国一直在巴以问题以及其他中东事务中发挥着劝和促谈的作用,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不遗余力。

安惠侯说,关于巴勒斯坦问题,中国主张在两国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和平共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巴以问题的出路。今后中方还会继续本着这样的立场,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方与巴以双方关系良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一直坚持原则,秉持公正、一贯的立场。”安惠侯说。

李绍先认为,近年来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明显上升,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同中东国家贸易增长迅速。同时,中东在经历大变局之后,发展对华关系的意愿也日益增强。“实际上,随着中国的发展,中方也愿意在中东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巴以和谈前景:任重而道远

从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至今,巴以问题又已延宕20年时间。由于分歧巨大,双方不仅未能签署永久和平协议,就连重启和谈也面临重重困难。

刚刚访问过巴以两国的吴思科说,他感到巴以双方都有进行和谈的意愿,但在重返和谈的条件上有差距。

5月初,巴勒斯坦方面表示,赞同阿拉伯国家联盟提出的新倡议,即在巴以双方互相交换少量土地的情况下承认1967年边界基础上的两国方案。李绍先认为,阿盟新倡议与以往的立场相比有所松动,为恢复和谈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绍先认为,过去这些年尤其是2000年以来,巴以和谈基本陷于停滞状态,未来重启和谈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巴以双方都必须坚定推进和平进程,将之视为唯一出路;二是国际社会要不遗余力地从外部推动。

“有利的一面是,国际社会已充分认识到推动巴以和谈的重要性,都明白如果没有巴以和谈,中东动荡就不可能结束。”李绍先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华黎明认为,巴以之间的矛盾盘根错节,破解难度非常大,不大可能因为中方劝和促谈而一蹴而就,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所持的积极态度,对解决巴以冲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吴思科表示,对于巴以双方在重返和谈的条件上的差异,中方首先会为双方恢复谈判创造合适的气氛,让双方谈起来。“谈判,才是解决双方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资料图片)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资料图片)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资料图片)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资料图片)

原标题:巴以领导人相继访华 专家:双方在华见面可能性不大

中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侯艳)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日(5日)上午,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抵达首都机场,展开为期三天的访华。这是自2010年以来,阿巴斯第二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阿巴斯也成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位中东地区国家元首。

阿巴斯今天到,内塔尼亚胡明天来,这也是内塔尼亚胡连任以色列总理之后的首次出访。

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今天上午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已经抵达了北京,即将开展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明天(6日),受李克强总理的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会来华访问。两位领导人来华访问的时间只差一天,前后脚来到北京,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单从行程上来看,两位领导人的时间都不是很富裕,而且各有各的安排活动,可是大家还是在猜测,他们碰面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到底是会擦身而过,还是会实现北京的会面?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天北京时间应该会成为中东和平进展的关键时间点。

正所谓“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时值奥斯陆协议签订20周年之际,巴以首脑面对面谈话也中断了2年,这次中国领导人牵线搭桥,美意尽显,期待巴以两国首脑能够坐到一起谈问题。不过来自以色列媒体的报道称,两位领导人在访问过程当中,可能不会同时同地出现。而西方媒体更加关注的是,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角色会将日益持重。阿巴斯此前曾经表示,中国对以色列能够产生影响,并且希望中国向以方转达巴方的诉求,但是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则称,巴以冲突的根源不在领土争议,而是巴方要承认以色列作为国家的存在。

巴以两国的问题已成为国际问题中持续时间最长、涉及因素最复杂、引起各方高度关注的地区热点问题。

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是老对手了,他俩是什么样的性格?

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国内应该是一个强硬派的形象,是以色列右翼的一个代表。阿巴斯是一个谦谦君子,各方面公认他有着比较温和、理性的形象。

他们两个人担任领导期间有过多少的接触?

李绍先:巴以之间有很多的沟通管道,印象中阿巴斯可能去过内塔尼亚胡的府邸。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领导人之间有世交是比较正常的,可能在公开场合不怎么说,但是私下有比较密切的交往,因为和平进程需要密切的沟通。


这次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是前后脚来到中国,两者有没有可能会趁这个机会,在中国进行会面?

李绍先:以巴领导人接踵而至,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中国和双方的关系都非常好,而且双方领导人一直也要求来中国,我们也一直积极给予安排。在这个时候安排访华,我觉得有必然性,但是必然性中可能有偶然性,这个偶然性就是两位领导人接踵而至,时间正好巧合了。既然是这样,双方见面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因为三方领导人一旦见面,应该是一个重大的场合和时机,从现在的情况看,虽然巴以和平进程好象有即将启动的征兆,但这个势头还不是很明显。

巴以和谈存在重启的可能,这个征兆是不是体现在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频繁访问巴以地区?

李绍先:4月底克里曾经在最新一次的中东访问中和阿盟的领导人举行了会谈,阿盟领导人在和克里的会谈中还提出了新的和平倡议,这个和平倡议可能会为巴以恢复和谈提供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阿拉伯建议在对1967年战争前的边界进行少量的土地置换的基础上,恢复巴以和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我们邀请两国领导人来,当然是希望加一把火,推动和平进程的启动。

自奥斯陆协议签署这20年来,巴以和谈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和成果,但最近十几年,和平进程处于停滞状态。如果重启和谈,还有哪些障碍?

李绍先:现在巴以之间严重缺乏互信,我觉得最主要的障碍症结有两个,直接影响了和谈能不能重启。第一个是谈判的基础,是不是以1967年战争前的边界为基础,。果连这个都不承认,巴勒斯坦还怎么谈,和平很难恢复。第二个是以色列一直在扩建犹太的定居点,这个问题也随时会影响和平进程。现在来看,恢复和平进程的条件逐渐在成熟,希望不要再节外生枝。

小知识

奥斯陆协议,指1993年8月20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会面后达成的和平协议。9月13日,双方于美国白宫草坪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但在协议签署后两年,拉宾遭以色列极端分子剌杀,其后巴勒斯坦极端势力亦连续发动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街头冲突逐渐演变成双方武装对抗,奥斯陆协议的执行遭无限期搁置。